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创业服务 > 专业文章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IDG熊晓鸽:与90后创业者愉快玩耍
时间:2015-10-12    来源:新浪财经    作者:

  在一本名为《沈南鹏向左,熊晓鸽向右》的书里,熊晓鸽被称为是中国风险投资+个人创业的第一人,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来形容他对国内创业环境的影响:
 
  “熊晓鸽之前,中国没有“VC”(Venture Capital,风险投资,以下简称VC)之说。在短短的十几年间,熊晓鸽和IDG几乎捧热了整个中国VC市场。”
 
  如今,中关村创业大街成为了妇孺皆知的创业圣地,VC也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外来词语,这一切既令熊晓鸽觉得欣慰又让他倍感压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IDG创办了全球APP开发创意争霸赛,面对众多报名参赛的90后甚至95后们,这位投过百度、腾讯的前辈说道:“我要更加勤奋,向90后们学习。”
 
  偏爱90后
 
  熊晓鸽毫不掩饰自己对90后们的喜爱,他曾在不止一个场合说过自己也是90后,他解释称:“我是1992年回国做VC的,1993年IDG资本成立,所以我们是’90后’。”
 
  尽管在很多投资人看来,多年BAT工作经验的创业者或连续创业者的项目会比初出茅庐的90后们靠谱的多,但熊晓鸽并不完全认同,他认为:“PC之后的未来是属于移动互联网,而90后、85后们从大学甚至中学就开始接触各种APP,可以说先天具备了移动互联网的基因。”
 
  在熊晓鸽看来,尽管自己现在也会经常用一些手机APP,但仅仅是因为工作和社交需要,“而他们(90后)靠的是兴趣,所以我们这代人不如他们熟悉移动互联网,也不像他们那么会玩这些APP”。
 
  此外,熊晓鸽认为,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主导技术,随着主导技术的普及,就会有一个年龄段的人受这种技术影响很深,例如跟着BAT成长起来的人如今出来创业做移动互联网时常常还是PC互联网时候的招法。
 
  因此,熊晓鸽常说,要更勤奋地向90后学习。而为了与更多90后们相处,IDG特意建立了90后基金,并发起了针对80后、90后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的《全球APP开发创意争霸赛》。也正如熊晓鸽预见的一样,参加全球APP创意争霸赛的大多数创业者都来自80后和90后一代,对此,IDG方面希望这些人能诞生一个属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阿里巴巴。
 
  不过,熊晓鸽对90后也并非完全盲目崇拜,在几乎全程参与了上次全球APP开发创意争霸赛后,他认为,由于90后们每天接触的巨大的信息量导致他们确实比以往任何一个年代的年轻人都聪明,但也带来一个普遍的问题——个人英雄主义情结严重。
 
  熊晓鸽说:“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偏向于个人化,因此这些年轻创业者们很容易想到一个好点子并把它付诸于实践,然而却很难把它团队化。”在他看来,做一个企业最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个很好的团队。为此,IDG去年是在全国的16个大学举办了大学生创业比赛,希望在比赛的同时,也教这些年轻人一些带团队和商业模式方面的知识。
 
  霸占中国基金前八的位置
 
  熊晓鸽喜欢二八定律,在他看来,世界上不管什么时候永远逃不掉二八定律,永远是大约20%的人成功,赚到更多的钱。而谈及这些成功者的共性,熊晓鸽认为是执着和专注。“我看到一些成功的企业,其实最最重要的一点是特别的专注,坚持多少年在同一个领域里耕耘,做到了这个行业里面的20%,比如说这个行业里有10个公司,他做到前面的一家和两家,他一定可以成功。所以,我认为执著非常的重要。”
 
  在当下国内的投资潮里,老字号IDG同样面临很多压力和挑战。熊晓鸽略显无奈地说道:“基金多就会造成一窝蜂大家都来竞争,IDG在看一个项目,别人听说之后就会立刻跑过来来抢,IDG给你100万占个10%,我给你200万占个10%。”
 
  在熊晓鸽看来,一窝蜂总不是很好的事情,但是他同样用二八定律来激励自己。“中国现在有差不多一万基金,你能够做到前百分之二十,那么就是前200家,200家里面百分之二十就是40家,我希望我们的团队在40家的时候还做top20,我们IDG应该可以排在前八位,我觉得保持住这个位置就应该还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