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服务 > 思想党建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给“为官不为”开三剂良药
时间:2022-06-10    来源:党建网    作者:

  为官避事平生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目前仍有干部存在“不敢干”“不愿干”和“不会干”等“为官不为”的消极思想和心态。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干部作为事业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积极担当、敢于作为、善作善成。

 

  给“不敢干”开一剂“推”字良药。当前,有些干部面对破解“老大难”“硬骨头”的重重挑战,有畏难情绪,宁可不做、不愿做错。在干部的选育用过程中,要严格考核、严明纪律,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用人风气。通过一整套制度安排,真正把忠诚、干净、肯担当的干部用起来,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用起来,让那些“稳坐钓鱼台”的“太平官”急起来、动起来、忙起来。同时也要建立合理的容错机制。对于在基层、在一线辛苦打拼干事的干部来说,最需要的不是成功时的鲜花和掌声,而是失败时的宽容和支持,要在干事创业中允许试错,在正确的用人导向指导下营造宽松、宽容、和谐的干事创业环境,激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鼓励敢试、敢闯、敢担当的干部创新有为。

 

  给“不愿干”开一剂“激”字良药。有的干部苦于职责权限划分不清,或愤于地方单位的用人风气和用人导向不正,或对努力未被充分认可感到失望而消极怠工;有的干部发展遭遇“天花板”,自感升迁无望,奋斗精神衰减……因此,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完善公平公正的选拔程序,坚持职位、任职资格条件、选拔程序、任用结果全部公开;建立公平合理的考评考核体系,健全能上能下的退出机制,完善干部工作评定标准,使干部问责落到实处,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同时,注意发挥制度的正向激励作用,建立公务人员正常工资增长机制和福利保障机制,用好基层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制度,树立重基层、重实干、重实绩的工作导向,让干部能够心情舒畅地干事创业。

 

  给“不会干”开一剂“帮”字良药。有些干部平时不注重学习,不主动谋划思考业务工作,不掌握新知识新本领,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就束手无策,遇到急难险重工作任务时,能力跟不上新形势需要,惯于凭经验办事,容易出现本领恐慌。新时代新征程,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谁都没有现成的办法,谁都不是“万事通”,干部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永不自满,坚持向实践学、向群众学、向书本学,在工作中不断摸索,补足短板、拓宽视野,更新知识观念、掌握过硬本领。同时,要摆正心态,在工作和生活中乐做“小学生”、甘当“门外汉”,谦虚一点、主动一点,坚持学政策、干业务、积经验,不断提高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努力使自己早日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把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