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场开拓服务 > 行业动态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内蒙古日报评论:靶向治疗,一个都不能落下
时间:2015-12-10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作者: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是农村牧区贫困问题。扶贫开发进入冲刺总攻阶段,路在何方?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再搞撒胡椒面式的扶贫,只会是“手榴弹炸跳蚤”,费力不讨好。确保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一个不落地脱贫致富,做到靶向治疗、精准发力是解决问题的良方。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是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聚焦“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核心问题,着力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只有把扶贫对象搞清楚,把脱贫攻坚责任落实到人,增强帮扶措施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快建立符合实际的贫困期限、贫困户退出机制,扶贫开发才能从“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真正帮到点上、扶到根上,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

  凡是过去,皆为序曲。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两年来,有力改善了农村牧区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面貌,促进了贫困农牧民收入增长。实践证明,抓“十个全覆盖”就是抓脱贫攻坚。80万贫困群众主要分布在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边境地区和农牧交错地带,这些地方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发生率高,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当务之急。强化“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扶贫脱贫工作导向,进一步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集中力量把这些地区的贫困问题解决掉,全区的贫困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了。

  各地贫困问题不尽相同,致贫原因也各有差异。坚持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积极寻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此才能彻底拔掉穷根子。加快破除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就能给贫困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推进脱贫攻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从根本上说要靠产业支撑,让贫困群众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我区贫困地区生态环境都比较脆弱,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生态脱贫的新路子。面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恶劣条件,推进易地搬迁是一种有效的脱贫途径。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优先发展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编织好社会保障“安全网”,避免“辛辛苦苦奔小康,得场大病全泡汤”的现象,才能兜住贫困地区民生底线。

  如果到2020年,还有农牧民年均收入达不到2300元的国家扶贫标准,这样的小康很难说是全面的小康。时间紧迫,形势不等人。本轮脱贫攻坚战是不留“锅底”的战役,剩下的硬骨头能否顺利啃下,立下的军令状能否按时完成,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系于精准。